|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裁判文書網的前景預測 悲觀的視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對於在最高院回應裡提及的三個數據庫的異同,我整理成了上面這個表格,大家可以對照著來閱讀本文。

再聊下“裁判文書公開”的話題。


在22號最高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以下簡稱為最高院回應)之後。就近幾天我的觀察來看,相較於此前熱火朝天的討論氛圍,如今大家對於文書公開的討論熱度反而冷卻很多。對於最高院這篇回應,法律界有價值有深度的分析似乎並不多——自賣自誇一下,我自己寫了一篇分析《法律 | 對最高院關於文書公開回應的解讀與隱憂》,文中表達了我的一些擔憂;另外我也看到師姐王旭坤律師寫的《讀最高院就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庫答記者問有感》一文,以及仝宗錦老師寫的《學習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案例庫答記者問幾則隨想》,兩位同樣是比較悲觀的看法;也有態度似乎沒那麼悲觀的,比如《裁判文書網的前路和未來:四點疑問與解讀【斑斕·觀點】》一文。

以上幾篇文,連同最高院的回應,大家有興趣可以點開看看。

在此,我也想再梳理、匯總、豐富一下我的觀點。不過本文不想繼續強調“裁判文書公開”一事的重要性,對於這一點論者已經有很多,比如《共議︱裁判公開:法治和正義的底線》一文,眾多教授已經將文書公開的重要性講得相當透徹。並且,最高院自己也並不否認裁判文書網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優化”而已)。在這一點上,無論官方還是民間,應該已經達成了最基本的共識。

只不過,對同一件事、同一個概念,不同的人往往有著不同的解釋。比如最高院對裁判文書網的表態就相當曖昧,“裁判文書網會繼續發揮應有作用,同時,裁判文書上網的標准也需要優化”,至於何謂“應有作用”,何謂“優化”,就很耐人尋味了。

所以本文想重點分析的是最高院對於“裁判文書公開”可能的政策傾向,更具體而言,便是裁判文書網未來的發展前景。而我的態度也正如題目所說——悲觀。


01

從我在本文開頭貼出的“數據庫對比圖”,便可看出裁判文書網的特殊性與重要性——裁判文書網收錄著各級法院的各類裁判文書,並且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相較之下,裁判文書庫雖然同樣收錄著各級法院的各類裁判文書,但卻僅限法院系統內部使用,社會公眾無權接觸;而案例庫雖然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但其收錄的僅僅是經最高院把關過的典型案例,數量極少,遠達不到廣泛公開的程度。


所以社會公眾尤其是法律圈才會對裁判文書網如此重視,而無論新開通的裁判文書庫與案例庫建設得有多好,也都無法替代裁判文書網的重要性。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最高院在回應中強調“案例庫建成後將向社會公眾開放”,但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大家真正關心的並不是案例庫的問題,而是裁判文書網的問題。案例庫與裁判文書網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02

而根據最高院自己給出的數據,裁判文書網“每年上網文書數量從2020年的1920萬件、2021年的1490萬件降至2022年的1040萬件。2023年1月至今,上網文書數量為511萬件。”可以說,最高院主動承認了近幾年裁判文書網的文書公開數量呈逐年階梯式暴跌的趨勢,在此背景之下,最高院又將開通僅限法院系統內部使用的裁判文書庫。

如果說此前大家還期待著最高院能夠再搶救一下裁判文書網,那麼此舉無疑會讓人懷疑最高院要徹底放棄裁判文書網,而將重心轉移到新的裁判文書庫。因此才會引發大家普遍的恐慌。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